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從「健康」開始了解牠 – 理學檢查篇 Part 1

和家中的毛孩相處久了,多多少少會與毛孩們產生一股默契,能夠知道毛孩們現在看著門是因為想出去上廁所,或是繞著你叫是因為肚子餓了想吃點什麼。而細心的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觀察毛孩的行為來更進一步了解毛孩的情緒甚至是個性,但是家中毛小孩的健康,卻需要從很多方面來評估。

有帶過毛孩去看獸醫的飼主可能曾觀察到,醫師在問診之後,總會快速的把毛孩從頭到腳檢查過一遍,這個動作我們稱為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理學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初步判別毛孩身體有無異常狀況,而其實有一些簡單的理學檢查步驟是爸爸媽媽平時在家花個五到十分鐘就可以做完,且也有助於及早發現毛孩的不適。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介紹如何透過簡單的居家理學檢查來評估毛孩的健康狀況吧!

(圖1 理學檢查姿勢)

居家的簡易理學檢查可以從毛孩的頭部開始。
首先,我們可以先輕輕的將毛孩的耳朵(外耳殼)翻開,檢視耳殼內外有沒有任何脫毛或紅腫。健康的外耳應呈現淺白色至淡淡的粉紅色,且耳道出口沒有明顯的分泌物和過多的棕褐色耳垢。接下來我們可以檢查眼睛及鼻子這兩部分,毛孩的眼睛周圍與鼻子應該要乾爽無分泌物產生,且不會頻繁眨眼。眼瞼的部分則應呈現健康的淺粉色。在眼球的部分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確認毛孩的眼球有沒有異常混濁的情形,再以食指與拇指輕輕將眼皮撐開以檢查眼白(鞏膜)的部分,若眼白有偏黃或是有血絲產生,則應該要帶至獸醫院讓醫師做更詳細的眼科檢查。

口腔的健康往往是最容易被爸爸媽媽忽略,也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許多爸爸媽媽都會認為毛孩可以把食物吃光就代表毛孩的口腔及牙齒很健康,事實上卻不然。毛孩忍受不舒服的能力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高很多,就算在疼痛的狀況下食慾未必會受到影響,因此往往在其口腔的狀況嚴重到影響進食時才會發現異狀。因此爸爸媽媽平時應養成檢查毛孩口腔健康的習慣。檢查的手勢依物種而有些微的差異。在狗狗的部分可以溫柔的掀開他們上顎側面的嘴皮或是將下顎側面的嘴皮輕輕向下撥,以露出牙齦及牙齒(如圖2、圖3)。在貓咪則可以用大拇指將單側的嘴皮沿著嘴角的方向輕輕往後上方撥以方便後續檢查(如圖4、圖5)。若是毛孩對於碰觸嘴巴周圍的接受度高,也建議將毛孩的嘴巴張開以更全面檢視口腔、牙齒內側及舌頭的狀況。兔子及老鼠由於嘴巴開口較小,建議定期帶至動物醫院交由專業的獸醫師檢查。

(圖2 狗狗的口腔檢查-健康的牙齦顏色及牙齒)
(圖3 狗狗的口腔檢查-牙齦浮腫跟牙結石)

健康的牙齦應呈現均質的淺粉色(如圖2或圖4),在毛孩較激烈活動過後則可能呈現略深的粉色。若是顏色偏白色代表可能有貧血的情況,而若是呈現暗紫色或是鮮豔的紅色,則可能有缺氧或是中暑的情形,皆需緊急帶去動物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有些狗貓的牙齦及嘴皮內側可能天生有黑色素斑塊沉積,若沒有持續擴大,一般來說為正常的情形。在檢查牙齦時,也可以輕輕按壓牙齦表面並放開,計算牙齦表面顏色由按壓時的白色恢復到淺粉色的時間,我們稱之為微血管回沖時間(Capillary refill time, CRT),通常用於評估血管灌流的狀況。健康的犬貓的CRT應小於兩秒,若超過兩秒則代表其血液灌流可能有狀況。

毛孩的牙齒應與我們刷牙過後一樣呈現潔白均質的顏色,不應該有牙垢或食物殘渣堆積。而若牙齦與牙齒齒根的交界處有出現紅腫,代表可能有牙齦發炎或是牙周病的情況,需要交由獸醫進行治療。在檢查上述口腔狀況時,同時也可以評估犬貓唾液的量及黏稠度,若口腔內幾乎沒有唾液,或是唾液非常的濃稠,代表毛孩可能處於脫水的狀況,應盡快提供乾淨的飲水給他們飲用或是帶至醫院做檢查。

(圖4 貓咪的口腔檢查-健康的牙齦顏色及牙齒)
(圖5 貓咪的口腔檢查-牙齦浮腫跟牙結石)

在詳細檢查完毛孩的頭部之後,爸爸媽媽可以從頭部開始用雙手沿著下顎、頸部、背部、腹部、手腳及尾巴觸摸與輕輕按壓毛孩身體兩側,以檢查是否某些部位有不對稱的突起或腫脹。在觸摸完畢後,也建議用食指逆著毛撥開全身毛髮(尤其是腹側面)以檢查皮膚是否有紅腫、脫毛或傷口。若是平常會到戶外玩耍的毛孩,在回到家中時也要特別留意耳朵內外及下顎等容易有壁蝨吸附的位置。

上面提到的檢查步驟雖然看似繁雜,但是其實全部檢查完一次可能只需要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建議爸爸媽媽們平常在家就養成每週定期檢查的習慣,如此一來,在毛孩的身體有出現異常時比較容易儘早發現。除此之外,若能從小讓毛孩們習慣這些檢查的程序,當毛孩生病或是去動物醫院健康檢查時,也比較不會那麼緊張,對毛孩的生理及心理都有所助益。

以上文章由「艾特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獸醫顧問」撰寫

Scroll to Top